物机学院2019-2020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9-30浏览次数:1164

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目录



 一、引言

必发7790电子集团(以下简称物机学院)设有物理与天文系、光学与电子信息系、材料物理系、汽车与机电工程系4个系,1个实验中心和6个研究所开设物理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含与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合作办学本科学历教育项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6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个专科专业,在校生近1700人。

物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73人,其中特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彩虹学者1人,教授8人,副教授31人,高级实验师5人,有国外访学经历和海归博士24人。学院设有中国著名激光专家姚建铨院士领衔的“湖北省太赫兹技术与光电子学”院士专家工作站、湖北省环境净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天体物理学术活动中心湖北基础天文教育基地。近年来学院教师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7;获批国家专利50发表SCIEI学术论文160余篇。

学院2019年学院成功申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校企合作项目”,获批“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获批教育厅“2019年湖北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8项,省级奖项18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三项、省级项目五项。

学院拥有实验室54间,面积达4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000万元,建有物理类、光电类、材料类、电子类、机电类、汽车类实验实训室,与企业共建3D打印、无人机、机器人、VR工程技术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地太赫兹波谱与成像技术实验室仪器设备国内领先。

学院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近年学生获批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荣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52项,省级奖项120项在五四红旗团支部、高校示范文明寝室、“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中获得国家级集体荣誉2省级集体荣誉9学院近四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先后输送上百名优秀毕业生赴美国纽约大学、南加州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服务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理论厚实、应用能力过硬、综合素质优良、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的应用型人才

(三)本科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本科专业8个,涉及理学、工学2个学科门类,其中师范类专业2个,占28.5%

 1本科专业一览表

学科门类

专业数

所占比例

专业名称

理学

1

25%

物理学

工学

6

75%

汽车服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电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

  注:标*为师范类专业

(四)各类全日制在校生情况

2019-2020学年,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84,具体如下:

2学院各专业学生人数一览表

部门/专业

学生人数

物理

150

材料物理

126

应用物理学

22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118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87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中外合作办学)

315

机械电子工程

76

机电技术教育

62

汽车服务工程

128

合计

1179

(五)本科生源质量

学院生源地以湖北省为主,招生数量稳定在350人左右。2019学院各专业平均第一志愿率74%,其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一志愿率超过170%2019学院各专业平均报到率为94%,各专业报到率都保持在90%以上。具体见如下表格

 32019年各专业第一志愿率

招录专业(专业类)

类别

执行计划数

湖北省一志愿

一志愿率 

物理学

理工

30

22

73.33%

电子信息类

理工

58

99

170.69%

机械类(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理工

62

41

66.13%

材料物理

理工

28

7

25.0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理工

107

40

37.38%




209

74.51%


 42019年本科专业录取人数表

年度

类别

专业

录取人数

总人数




2019




本科

物理学

43




350

材料物理

40

机械类

80

电子信息类

80

电子信息(中外合作)

107


 52019物机学院各专业报到率

本科生

专业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报到率

物理学

43

40

93.02%

材料物理

40

38

95.00%

机械类

80

77

96.25%

电子信息类

80

77

96.25%

电子信息(中外合作)

107

97

90.65%

小计

350

329

94.00%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德师风建设

 学院严格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部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文件要求,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特点和规律引导教职工自觉提高师德师风素养,践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落实师德师风教育、宣传、考评、监督和反馈,激发学院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心系学院发展的情怀。

 学院严格落实学校关于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聘用制度,将师德师风考核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职称晋升、派出进修和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校院二级督导和学生信息员,定期收集师德师风反馈意见,并及时传达到教师个人,以问题为导向,责令整改。注重发挥年终绩效分配导向作用,对教学效果、教学事故作出明确奖惩。

(二)人才引进及队伍建设

 学院围绕学科专业的研究和发展方向,通过积极引进和培养,不断优化教师队伍。鼓励骨干教师进修培训、继续教育、访学或参加学术交流,实行“教学导师制”的传、帮、带制度,促进青年教师成长。逐步形成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主体,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支撑,具有稳定研究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和学术梯队。

 学院于2018年开始施行新进教师“首聘制”,“非升即走”人才引进的试点工作,聘期完不成考核任务的不予续聘,为学院可持续发展保留人力资源空间。2019-2020学年学院师资队伍稳步增强,共引进博士4名,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和高级职称比例均超过60%

(三)师资培养培训

学院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和访学活动2019-2020学年,经个人申请、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物机学院刘姜涛与刘婷婷两人获批国家公派出国留学。2019-2020学年,物机学院的李杰、冯国强、龙芸和翟建波4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

 (四)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3人,其中实验教师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8人、副教授32人,其他副高5人,博士41人,楚天学子2人,光谷学者1人,湖北省先进工作者1人。外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楚天学者3人,彩虹学者1人。

 师资队伍中45岁以下高级职称教师29人。20人具备国外访学经历,4人为海归博士,国际化程度高,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

(五)生师比

截止目前,学院总体生师比为18.6:1。具体各专业生师比如下表所示:

 6 学院各专业生师比一览表

部门/专业

教师人数

学生人数

生师比

物理

9

150

16.71

材料物理

8

126

15.751

应用物理学

6

22

3.71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6

118

19.7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2

602

27.41

机械电子工程

7

76

10.91

机电技术教育

5

62

12.41

汽车服务工程

6

128

21.3:1

合计

69

1284

18.61

(六)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学院积极发挥教授专家在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教研项目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引领指导作用。为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副教授比例为100%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一览表

序号

姓名

职称

是否为本
科生授课

授课门数

授课门次

未为本科生
授课原因

1

姚桂玲

教授

3

3


2

王筠

教授

3

3


3

王秋珍

教授

3

3


4

刘明

教授

1

1


5

罗毅

教授

2

4


6

戴伟

教授

1

1


7

童爱红

教授

1

1


8

王世芳

教授

1

1


9

陈国英

副教授

2

2


10

邓永菊

副教授

1

2


11

胡森

副教授

1

1


12

来小禹

副教授

1

1


13

李丹

副教授

2

4


14

李睿

副教授

2

4


15

李莎

副教授




16

刘丹

副教授




出国进修

17

刘姜涛

副教授

1

3


18

刘勇

副教授




博士挂职

19

皮春梅

副教授

2

2


20

孙筠

副教授

1

1


21

谈伟伟

副教授




 学术活动

22

谭永丽

副教授

4

5


23

陶表达

副教授

2

3


24

王怀兴

副教授

2

5


25

王骐

副教授

1

3


26

王青萍

副教授




出国进修

27

伍家梅

副教授

2

3


28

徐辉

副教授

1

1


29

操小凤

副教授

1

1


30

罗春娅

副教授

1

2


31

陶军晖

副教授

2

2


32

肖龙胜

副教授




33

肖旸

副教授

3

3


34

肖正安

副教授

1

3


合计

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人)

为本科生授课的副教授(人)

由教授授课的
课程

由副教授授课的
课程

门数

门次

门数

门次

7

20

14

16

33

51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一览表

序号

姓名

职称

是否为本
科生授课

授课门数

授课门次

未为本科生
授课原因

1

姚桂玲

教授

2

2


2

王筠

教授

4

4


3

王秋珍

教授

2

2


4

刘明

教授

2

2


5

罗毅

教授

3

3


6

戴伟

教授

1

1


7

童爱红

教授

2

2


8

王世芳

教授

1

2


9

陈国英

副教授

1

1


10

邓永菊

副教授

1

2


11

胡森

副教授




出国进修

12

来小禹

副教授

2

2


13

李丹

副教授

2

2


14

李睿

副教授

2

2


15

李莎

副教授




为专科生上课

16

刘丹

副教授




出国进修

17

刘姜涛

副教授

1

3


18

刘勇

副教授

1

1


19

皮春梅

副教授

2

3


20

孙筠

副教授

2

2


21

谈伟伟

副教授

2

2


22

谭永丽

副教授

3

4


23

陶表达

副教授

2

2


24

王怀兴

副教授




学生竞赛指导

25

王骐

副教授

2

4


26

王青萍

副教授




出国进修

27

伍家梅

副教授

4

4


28

徐辉

副教授

1

3


29

操小凤

副教授




为专科生上课

30

罗春娅

副教授

1

2


31

陶军晖

副教授

1

1


32

肖龙胜

副教授

2

3


33

肖旸

副教授

3

4


34

肖正安

副教授

1

2


合计

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人)

为本科生授课的副教授(人)

由教授授课的
课程

由副教授授课的
课程

门数

门次

门数

门次

8

20

17

18

36

49


(七)教学用房及其应用情况

 我院的教学实施基本满足需要,其中研究室、实验室、教室、会议室及其他教学设施全部对师生开放。学院现有物理类、材料类、光电子类、机电类实验实训室48间,面积近4000平方米。


实验室名称

实验室地点

所属专业

基础电子技术实验室

S2303S2304S230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号处理与仿真技术实验室

S231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实验室

S2416S2417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通信技术实验室

S2311S2406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力学实验室

S2210S2307

物理与天文

电磁学实验室

S2308S2306

物理与天文

热学实验室

S2306

物理与天文

光学实验室

S2402S2403S2404

物理与天文

近代物理实验室

S2401S2405

物理与天文

物理教学法实验室

S2205

物理与天文

光电技术实验室

S2410S2411

光电科学与技术

光电探测原理实验室

S2412S2413

光电科学与技术

大学生光电创新实训室

S2414S2415

光电科学与技术

机器人设计与智能控制创新实训室

S210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大学生物理创新实训室

S2301

物理与天文

电工电子实训室

S2203S2204S2206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机电工程

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室

S2213

机电工程

数控加工与金工实训室

S2105

机电工程

传感与检测技术实验室

S2310

机电工程

机电控制仿真实验室

S4203

机电工程

大学生机电创新实训室

S2104

机电工程

新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实验室

S2106

材料物理

智能汽车大学生创新实训室

S2107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室

S210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新材料与器件实训室

S2208

材料物理

新材料设备与器件开发实验室

S2207S2209

材料物理

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实验室

S2211S2212

院士专家工作站

物联网技术应用实验室

S2409

电子信息

汽车发动机与底盘实训室

S1107  

汽车服务工程

汽车电器与电子实训室

汽车服务工程

二手车检测与评估实训室

汽车服务工程



(八)设备及其应用情况

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超过5000/生。教学设备中,专业实验设备超过50%,新增实验设备每年均超过10%2019-2020学年学院在中央支持地方发展项目220万经费支持下建成汽车服务工程训练中心,中心设有汽车服务实训室、整车检测实训室、汽车拆装实训室、汽车仿真实验室、汽车电器实验室、汽车底盘实验室,主要服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及相关机/电类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活动,同时为“湖北省二手车交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提供技术和场地支持。

(九)图书及其应用情况

 学院设图书资料室,主要收集专业课程教材及习题册、专业学术期刊、专业标准规范等专业图书资料,现有图书资料1800余册。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学科与专业建设

 学院专业发展以“市场导向,突出应用;集群引领,分类发展;优化结构,学科交融;存量调整,增量优化”的专业建设思路,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按照《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专业建设主要任务,确定专业定位,明晰发展目标。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做好顶层设计。多次召开专业教学计划制(修)订研讨会,征求相关院校、行业专家和老师的意见,妥善处理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2计算机学院产教融合研讨会暨校企合作推进会

二)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对照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指标,以内涵建设为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1)明确人才方案修订要求,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一致。与时俱进,定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成了2014 年版、2017 年版人才培养方案。

 (2)强化方案执行落实,尊重培养方案的权威性和专业性。重视培养方案执行的监督和反馈。学院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以课程计划执行情况为督查重点,通过教学运行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日常教学检查、专项检查、学生座谈与问卷调研等方式监督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过程,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人才培养进一步向应用型人的转变,更加注重结合区域经济特色。

(三)课程建设

1.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系统设计分类推进,落实课程建设规划。明确课程建设任务,按照《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完善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成立专业基础课课程团队。注重课程重组和整合,适度压缩学分总量,调整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提升实践课程学分比例,不低于总学分的三分之一。

2.推动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

重视优质课程建设,优先建设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特色课,鼓励建设精品课、在线开放课。2019-2020学年疫情期间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网络课程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培育一批优秀的线上课程

(四)教材建设

1推进教材建设,主编参编新教材。教材建设按照学校制定《教材建设立项管理办法》,依托教学改革项目推进教材建设,鼓励教师自编写教材。

2规范管理,选用优质教材。参照学校《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要求,选用坚持优先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或公认水平较高的教材,优先选用学校批准立项建设的教材,优先选用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国内外优秀教材。

(五)教学改革

1.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校发展规划为依据,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课程体系也随之更加科学,满足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结合实践环节,总结竞赛经验,实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在2019-2020年,物机学院积极完成教学研究项目,预计在年底有10多项教研项目结题。

2.完善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宽厚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营造有助于学生自主发展和主动探究的育人环境,形成诚实守信、主动学习、勇于创新、努力进取的良好学风。

3.建立多元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分类培养。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按照精专业、多出路的培养思路,分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教学改革创新。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借助网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教学资源的整合,提供网络化、数字化课程教学服务。目前物机学院已有28门课程引入移动教学软件。

(六)实践教学

1.系统规划分类设计,健全实践教学体系。(1)按照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健全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在学生学习与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设置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目标与内容。(2)师范类学生强调教育见习与毕业论文选题结合,延长毕业论文的写作进程,支持毕业论文一手材料的收集和实证研究,实现实践课程为学习助力。近三年,投入近9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与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实验教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2.学院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近3年来也做了较大改变,实践、实训类课程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设计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每年的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各类专业竞赛,实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培养目标。通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让学生深入教学、生产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基础实验室建设、实训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平台搭建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与行业企业联合协作建设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7 学院主要实习基地一览表(重点突出本学年)

序号

基地名称

面向专业

1

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

物理学

2

武汉市光谷第一初级中学

物理学

3

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

物理学

4

武汉市光谷第三初级中学

物理学

5

武汉嘉仪通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物理、机械电子工程

6

蓝鸥科技武汉公司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7

武汉东环车身系统有限公司

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8

八千代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9

武汉恒信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汽车服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0

武汉龙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汽车服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1

武汉湾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科学与工程

12

合康变频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光电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机械电子工程

13

武汉驿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机械电子工程

14

富士康(武汉)科技园

光电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

15

武汉经纬度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光电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

16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光电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

17

武汉盛大长青建材有限公司

材料物理、机械电子工程

18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物理

19

红安机械厂

材料物理

20

武汉聚合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材料物理

21

武汉来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物理

22

湖北捷科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物理

23

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物理、机械电子工程


4.重视实验队伍建设。截止2019-2020学年,我院有实验教师5人,其中硕士学位教师3人,高级职称教师3人。在新的招聘计划中也将实验教室和双师型教师列为优先招聘。

5.严格论文选题管理,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结合我院本科生导师制,支持学生提前参与课题研究。毕业论文管理规范,对论文选题、撰写、指导、答辩、成绩评定等做出了明确规定。结合专业特点与要求,规范论文开题、中期检查、指导过程、论文查重和论文答辩等环节,确保毕业论文质量。

6.社会实践类型多样,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社会实践活动类别多样。疫情期间我院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线上三下乡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七)创新创业教育

学院依托科研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项目扶持支持学生的科研活动。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成果专题展。2019-2020学年,必发7790电子集团获得各类省级以上科技比赛奖项32项。参加2018年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3项,省级三等奖1项。参加第八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二等奖1项。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光电四轮),获得华南赛区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参加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事比赛获得全国三等奖1项。参加2019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13支参赛队伍全部获奖,其中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3项,省级三等奖7项,成功参赛奖1项。并首次进入全国国赛。具体如下表:

 8 学生竞赛获奖一览表

序号

学年度

竞赛名称

竞赛级别

获奖等级

授予单位

获奖者姓名及学号

获奖者专业

获奖时间

指导教师

1

2019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光电四轮)

省级A

华南赛区二等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 “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组织委员会

孙国奇:16607126953
邓  昌:13971790177
杨  茂:1582741624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7

罗海峰、王娅

2

2019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室外电磁)

省级A

华南赛区二等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 “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组织委员会

印厚方:1750720026    
潘亚梁:1750720020
石  畅:1750720048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7

王怀兴、肖龙胜

3

2019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电磁直立)

省级A

华南赛区三等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 “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组织委员会

姚治澳:1750720015
蔡利群:1750720016
胡靖逍:1750720009
刘  恒:1750720037
石健攀:1650720037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7

李丹,罗春娅

4

2019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电磁三轮)

省级A

华南赛区三等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 “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组织委员会

耿  周:1750720010
黎俊辉:1750720011
彭衍华:165034007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7

肖鹏程,龙芸

5

2019

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事比赛

国家级A

全国三等奖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大学生联合会秘书处

梅玉龙:1850720015
谭文卓:1850720038
鄢紫琪:1850722055
朱成旺:1850720037
孙  诺:1750720001
刘文莉:1750720029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5

王怀兴、刘婷婷、冯国强、祁红艳、肖鹏程、罗春娅、郑秋莎

6

2019

2019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省级A

湖北省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组织委员会

耿  周:1750720010
黎俊辉:1750720011
彭衍华:165034007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8

肖鹏程,齐艳红

7

2019

2019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省级A

湖北省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组织委员会

印厚方:1750720026    
潘亚梁:1750720020
石  畅:1750720048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8

王怀兴、刘婷婷

8

2019

2019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省级A

湖北省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组织委员会

高英南:1650420040              刘  锐:1650720018     黄宇寅:165072004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8

冯国强、刘勇

9

2019

2019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省级A

湖北省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组织委员会

王  倩:1650720057
习文强:1650750032
曹玉龙:1650720019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8

罗海峰、艾敏

10

2019

2019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省级A

湖北省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组织委员会

孙国奇:1650720047
邓  昌:1650720043
杨  茂:1650720048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8

王娅、刘姜涛

11

2019

2019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省级A

湖北省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组织委员会

 孙佳华:1650820037
袁好旭:1650720070
张盛慧:1650720046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8

刘姜涛,罗海峰

12

2019

2019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省级A

湖北省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组织委员会

王  浩:1750720044          
王  艳:1750720017
邓孟轩:1750720038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8

肖龙胜,李丹

13

2019

2019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省级A

湖北省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组织委员会

姚治澳:1750720015
蔡利群:1750720016
张琪雯:175072003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8

邓永菊,谭永丽

14

2019

2019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省级A

湖北省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组织委员会

石  顺:1650720067          尹  锋:1650720065          金  阳:1650720069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8

刘明、吉紫娟

15

2019

2019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省级A

湖北省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组织委员会

吴锦涛:1650720009          薛明志:1650720027          胡韵雪:165072000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8

肖旸、王娅

16

2019

2019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省级A

湖北省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组织委员会

马璐瑶:1750720046
王友德:1750720034
雷  珂:175072002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8

李莎,肖旸

17

2019

2019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省级A

 湖北省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组织委员会

石健攀:1650720037
鄢紫琪:1850722055
朱成旺:1850720037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8

郑秋莎、邓永菊

18

2019

2019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省级A

湖北省成功参赛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组织委员会

邹苏杭:1750720047
黄鑫源:1650720038
韩忞卓:175072203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08

黄靓、刘婷婷

19

2018

第八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

省级

二等奖

湖北省教育厅

黄书琪

物理

2018.12

胡森

20

2019

全国第十一届“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国家级

一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杨鑫

物理

2019.7

胡森

21

2019

全国第十一届“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国家级

一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腾向杰

物理

2019.7

邓永菊

22

2019

全国第十一届“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国家级

一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裴思佳

物理

2019.7

谈伟伟

23

2019

全国第十一届“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国家级

二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张雨薇

物理

2019.7

刘丹

24

2019

全国第十一届“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国家级

二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林川岚

物理

2019.7

戴伟

25

2019

全国第十一届“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国家级

三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王芳慧

物理

2019.7

肖飞

26

2019

全国第十一届“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国家级

三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夏坤

物理

2019.7

王筠

27

2019

全国第十一届“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国家级

三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庞被占

物理

2019.7

冯国强


2018

2018年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

省级

一等奖

湖北省教育厅

平依瑶
阳梦雪
周化彬
赵文能

应物、光电

2018.11

冯国强、童爱红


2018

2018年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

省级

二等奖

湖北省教育厅

王真广
曹  畅
杨沐晨
杨  林

应物、光电

2018.11

王  筠
冯国强


2018

2018年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

省级

二等奖

湖北省教育厅

王  影
唐海燕
吴发春
周   政

物理

2018.11

肖鹏程
黄  靓


2018

2018年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

省级

二等奖

湖北省教育厅

王真广
胡智伟
何  帅
周干东

应物、光电

2018.11

王  筠
刘  丹


2018

2018年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

省级

三等奖

湖北省教育厅

刘  笑
刘  强
成志豪
卢  恒

应物、光电

2018.11

冯国强
王  筠


(八)港台和国际交流合作

 为提升教师教学及科研国际视野,服务人才培养,学院积极通过设立专项经费或争取国家、湖北省公派留学项目等,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访学或研修,参加各类课程培训、学术会议,拓宽教师学术视野,提升国际化水平,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教学骨干。2019-2020年度,学院共有5位教师赴海外进行高校访学。

9    学院教师2019-2020年度海外访学交流一览表

教师姓名

时间

访学形式及单位

王骐

2019.11

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交流

胡森

2019.11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访学

刘丹

2019.11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访学

王青萍

2019.11

新加坡国立大学学术交流

陶军晖

2020.01

新加坡国立大学学术交流



 五、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体系和审核评估体系,围绕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1. 落实本科教学中心地位

教学是立院之本。院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地位,坚持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发展的中心任务,明确学院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教学质量的第一主体责任人。全体学院领导每学期都定期深入教室实验室听课,参加专题教学工作会议师生座谈会,随时掌握教学动态。学院《年终绩效分配方案》始终坚持“向教学一线倾斜,向教学人员倾斜”的原则,保障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热情。通过系列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全体教师教学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学院正在逐步形成由学院领导、教学督导、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班导师和班主任、学生信息员等构成的“三级五维”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规范教学运行过程管理

  1.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有2012版、2014版、2017版,依据《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体系与结构、毕业设计、考试考核、毕业标准等进行了修订,提出人才培养标准,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1. 切实保证课程和教材质量,明确精品课程、教材立项、教材选用的建设目标。

 (3)根据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考试考核、毕业设计等各主要教学环节进行质量标准完善,严格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明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准备、实验组织等方面的要求,严格教学质量标准。严格考试考核质量标准,从考试方式、命题原则、试卷保管、试卷批阅、成绩登录、试卷查阅、试卷存档等方面规范考试、考核与成绩管理。严格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从论文选题、论文撰写、论文指导、论文查重、成绩评定等明确质量要求。

(二)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学院着力于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整体规划,不断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相关教学规章制度,厘清教学质量监控职责,逐渐形成了“三级维”质量保体系。“三级”:从教学质量保障的运行机制来看,实施校、院、系三级管理。 “五维”:从教学质量保障队伍来看,逐步形成由学院领导、教学督导、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班导师和班主任、学生信息员等构成的五级教学反馈和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质量信息运用和反馈,确保本科教学得到常态化、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

注重发挥校、院教学督导组作用,定期对专业教学开展督导。由教授、教学督导、院长、副院长、专业负责人等为成员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专业建设的规划、指导、教学质量检查监控等工作。每学期末采取学生网上评教、督导评教等方式,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把评教结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绩效考核中。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厘清教学质量监控职责。“三级三维”质量保障模式。“三级”:从教学质量保障的运行机制来看,实施校、院、系三级管理。 “三维”:从教学质量保障队伍来看,主要由授课教师、学生信息员和班主任等管理人员构成,多元队伍可以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对课程教学、质量管理等进行监控。

(三)分析本科教学基本状态

1.质量监控注重常态化、过程化和系统化,包括检查、听课、督导、评教、评学等,达到经常、全面、深入的质量监控效果。(1)教学检查包括开学初教学检查、第一周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开学初教学检查以常规教学检查为主,包括教学工作安排、教师任课到岗情况、学生到校情况等,第一周教学检查主要内容为教学秩序、教师教学、学生出勤状态等。期中教学检查主要内容为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等。期末教学检查以考试检查为主,包括期末命题、考务安排、考试巡查等。(2)学院党政领导、教师均按要求完成听课任务。各系之间相互组织集体听课。(3)学生评教采用网上评教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教结果主要用于课堂教学改进与提升,教师年度考核等。

2.学院成立实习指导小组及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对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进行全面指导与监管。在毕业实习方面,着力抓好实习点的选定、指导教师的筛选等核心环节。毕业论文方面,着力抓好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关键环节。开题率、答辩率均达到100%

3.提高教学过程监控效果,达成全程质量监控目标。常态化管理与检查提高了教师的认知度,增强了质量监控的意识。

(四)开展专业认证与评估

2019-2020学年,根据本科专业审核评估专家意见,学院不断推进评估整改,深化专业平台和内涵建设。学院2019年学院成功申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校企合作项目”,获批“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获批教育厅“2019年湖北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同年,学院积极组织物理专业开展师范专业认证、组织材料物理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准备专业认证。



  1.  学生学习效果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关心关怀学生成长成才,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发展,建立健全学生指导与服务体系,搭建学生素质能力提升平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根据麦可思2019年度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学院教学满意度为95%,居全校第一;教师指导满意度为86%,居全校第二;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为95%,居全校第三,毕业生对母校推荐度为71%,居全校第二。


 表10   学院2019年度应届毕业生教学满意度












2019届考研录取学生50人,录取率16.4%。具体如下表:

11   20届毕业生考研录取情况一览表

序号

学号

姓名

专业

考研分数

录取学校

985/211

录取专业

1

1650750008

刘子莹

材料物理

30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11

材料工程

2

1650750038

金春容

材料物理

255

新疆大学

211

材料与化工

3

1650750002

王晓菲

材料物理

393

武汉大学

985

材料与化工

4

1650750010

阮永琪

材料物理

283

湖北大学


材料与化工

5

1650750007

田金亚

材料物理

362

华中科技大学

985

材料学

6

1650750018

黄梦丽

材料物理

324

华南师范大学

211

光学

7

1650720043

邓昌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46

广东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

8

1650720038

黄鑫源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57

四川大学

985

电子科学与技术

9

1650720051

胡子延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27

上海电力大学


电力信息技术

10

1650420040

高英南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84

武汉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11

1650720018

刘锐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19

中南民族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12

1650820037

孙佳华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23

武汉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

13

1650720002

胡韵雪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74

安徽大学

211

电子科学与技术

14

1650720057

王倩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21

武汉工程大学


光学工程

15

1650750026

蔡倩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33

湖北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16

1650750032

习文强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57

苏州大学

211

电子信息

17

1650720022

李灿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401

南宁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生物

18

1650720011

刘乐开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63

南昌大学

211

电子与通信工程

19

1650720046

张盛慧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06

武汉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20

1650720021

陈鑫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24

湖北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21

1650720047

孙国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07

广西师范大学


电子与通信工程

22

1650340075

彭衍华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32

广东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

23

1650720027

薛明志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46

武汉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

24

1650720009

吴锦涛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98

湖北大学


电子信息

25

1650722001

梅梓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班)

32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光学工程

26

1650722015

王少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班)

334

湖北工业大学


能源动力

27

1650722016

刘美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班)

279

武汉轻工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28

1650722034

郭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班)

332

湖北大学


电子信息

29

1650722019

欧阳瑞玲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班)

294

长江大学


电子信息

30

1650722005

刘海明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班)

358

海南大学

211

电子与通信工程

31

1650722006

李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班)

337

中南民族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32

1650722002

喻家欣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班)

286

湖北大学


材料与化工

33

1650722023

张嘉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班)


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



34

1650722045

程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班)


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



35

1650722037

程钊雅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班)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36

1651110006

吴涛

机电技术教育

308

湖北大学


运动人体科学

37

1651110014

姜聪

机电技术教育

310

湖北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38

1651110005

周鑫

机电技术教育

268

湖北大学


材料与化工

39

1650760038

张登

汽车服务工程

319

江苏大学


机械工程

40

1650760002

郑子明

汽车服务工程

315

东北石油大学


机械工程

41

1650760022

王婉逸

汽车服务工程

353

深圳大学


应用心理学

42

1650710008

冯全超

物理学

290

长江大学


凝聚态物理

43

1650710014

冯超

物理学

31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天体物理

44

1650710013

蒋世敏

物理学

358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学

45

1650730009

范里

应用物理学

37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11

物理学

46

1650730027

黄财财

应用物理学

307

南京理工大学

211

电子信息

47

1650730029

杨鹏

应用物理学

387

浙江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

48

1659730002

胡智伟

应用物理学

300

武汉工程大学


光学工程

49

1650730037

李喜梅

应用物理学

36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11

物理学

50

16507220010

王子义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长江大学



 六、特色发展

(一)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发挥科教并重的优势,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材料物理专业围绕纳米材料及陶瓷材料两个应用领域组建研发团队,并取得初步的科研成效。有4位教师获聘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与长江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2名,也正在积极筹建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同时正在积极筹建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基地,湖北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与光驰科技合作),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与武汉大学联合),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与华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加大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工作。汽车服务工程构建学生工作岗位群,为汽车检测、鉴定和评估专业技术人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将企业新人入职培训内容纳入教学内容,强调“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并重”,按照“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要求,将部分实训课程放到企业中去,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条件与技术力量。

 (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做到课内课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院一直致力于专业技能竞赛。每年学院举办的“春芽杯”物理教师技能比赛,每年参加湖北省师范院校大学联盟、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师技能展示既物理自制教具展示竞赛、两年一届的物理实验创新创业竞赛等等。技能竞赛有助于构建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主动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学院开放实验室,教师指导团队指导学生自主管理,常规化训练,每年从迎新开始,在新生入学时就广泛开展实验室科创成果展示与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吸纳新人。本学年的数据表格已在前文中给出。

(三)师范生培养

 行知班打磨,打造师范生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师范类学生每年6月份将到行知班继续学习。在行知班的学习中,来自中小学特级教师、先进教育理论工作者、一线青年教师、武汉市部分中小学校长、区教育部门领导等教育教学理念,特级教师担任备课训练教师、省教研员担任说课训练教师、学院有经验教师担任仿真授课教师。学生完成行知班学习后赴武汉市武珞路中学、粮道街中学、三十九中等优质学校开展三个月教育教学实习,并辅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取得较好效果。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主要措施

 (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办学目标与人才培养中心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中部分课程的逻辑顺序还需进一步理顺,开课顺序适当调整可能会使人培方案配置更优化。教师对基础教育一线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关注不够,部分教师脱离行业和企业,未能领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义。没有看到明确的解决对策和方法。办学国际化在课程设置和相关实践训练上并没有特别充分的体现。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没有深度结合物机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的实际。
2.
教师队伍

 学院在引领我院发展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和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还存在不足。

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结合不够紧密,反哺教学力度不够教学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与科研成果相比,都差距很大。作为应用型理工科学院,实践教学教师太少,“双师型”教师数量不多,难以有效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部分专业生师比过高,教师教学负担过重

3.教学资源

各专业经费的投入不均衡,用于教学的实验设备更新、维护问题较大。部分实验室设备损坏或老旧的情况较严重,影响到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课程建设信息化程度不高,网络教学平台、移动教学工具的使用尚不广泛。无论课程数量、质量还是结构,都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对课程资源的要求。

4.培养过程

教学改革规划落实尚不到位教师们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创新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和表现与教师期望不匹配。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被动,方式滞后;师生课堂内互动偏少,课外交流不充分。学生的全面成长与教育教学工作协同育人不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出现“两条平行线”现象,没有形成倍增的育人合力。学生工作关注“德育”,教学工作关注“智育”,教务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沟通、交流、配合有待加强,双方信息互相反馈不够及时,导致彼此信息不对称。

合作办学方面,国际班学生每学期都请外教上课,部分学生反映效果很好,但也有学生反映全英语教学听不懂,教学遭遇了“双语”(两套教材、两套PPT等)的尴尬。

5.学生发展

学院部分专业第一志愿填报率偏低,转专业的学生多,专业思想不稳定。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学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考研率和质量,但相比之下,考研、考编之外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指导和关注。学风还需引导,辅导员人数不足,国际班辅导员由学院行政人员兼任,负担较重,随着国际班招生人数增加,该问题亟待解决。

6.质量保障

 教学质量改进措施的约束力不够,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改进机制。各类教学改革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缺乏显著性、标志性和建设成果。对实践环节质量监控不到位,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保障有待加强。对于在校外开展的实习、实训和自主创新等实践教学环节,缺少常态化的组织和规范化的管理。毕业实践环节的质量保障与监控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创新性、学术性进一步提升。

(二)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1.学院凝练办学特点,做好培养方案

 学院开展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大讨论,进一步结合专业建设凝练办学特点。各专业负责人对照各专业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各自特点,将办学目标描述更具体。相关的专业负责人抓紧时间,迅速组织专业教师和邀请校外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安排进行讨论。如有特殊情况,一定要说明缘由。学院通过激励提高教师参与教改的动力,组织工科教师参与到具体行业的实际生产中,与企业行业共同讨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点。

 国际班相关负责人要根据学生实际的理解程度和国际学院的要求制定更贴合二师的培养计划,同外语学院和其它相关学院共同探索双语授专业课的方案,提高培养质量。国际化的体现确实需要在课程和相关实践中体现,学院后续计划邀请校外出国机构的专家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提高学生对出国的了解,帮助学生制定出国和学习计划。

2.灵活引进教师,盘活院内存量

分阶段编制好专任教师的引进计划,不断调整教师结构,逐步解决专业教师发展不均衡问题在学校经费有限的现状下,重点引进学术带头人和有学术潜力的人才,促进教学团队建设。对接国家“千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积极申报“光谷学者”,借力外部政策资助,积极争取高水平人才平台建设项目。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思想引领,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大“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力度,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情况积极申报双师型教师。

3.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争取学校更多政策支持,扩大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改善教学条件。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完善设备资产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鼓励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加大课程建设经费投入、引进优质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

借助社会教学资源,加强实验室、实践课程和实训资源的建设。

 加大科研反哺教学的力度,鼓励教师及时将科研平台转化为本科生教育基地,将科研、教研项目与教学结合,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4.注重培养过程

 注重专业负责人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继续引进、培养具有实践背景的专业领军教师,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攻关,在参与任课老师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

 多渠道选聘、引进企业工程师担任实验实训教师。将企业的技术、信息等带入课堂和实验室,在开放性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师生互动。进一步强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在大学生科技活动的项目申报、创新实践、技术指导、结题报奖等等环节进行顶层设计,并且给予经费支持。

 提高学生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将其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环节,全方位融合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拓展学生工作育人路径。鼓励专业教师深入到学生社团、学生寝室、学生班级之中,形成“勤于施教”的教育风范。

5.学生发展

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育人和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规范学生日常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帮困助学工作。开展好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等活动,将专业教育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上好学生入学第一课。继续强化学生的早晚考勤管理,严格学生管理规定、请销假制度,强化学生学风建设。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以考风促学风。教学与学工通力合作,形成长期有效的学风建设方案

6.切实发挥学院质量监控作用

 结合本科专业审核评估整改和专业认证标准,修订完善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建立科学化、细化、可操作化的认定和处理标准,并严格执行。推进质量保障管理的重心下移,强化改进环节和各系主动改进责任,建立持续督查改进的手段,真正形成循环闭合的质量保障流程,对重点问题、重点对象反复督查直至改进。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制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方案,切实保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官方微信:青春微物机

版权所有©必发7790电子集团 - 必发电子游戏官网    鄂ICP备05003309号